羅馬尼亞片。
是一部非常社會寫實的電影。
也是標準的受害者成為加害人的典型案例。
本片描述著一般的社會事件。也是常常被忽略的社會新聞事件。
就如同一般人帶著孩子去到公園,如往常的陪孩子,和不認識的人攀談,又或者一邊講電話,讓孩子自由地在公園奔跑嬉戲。
一直到孩子失蹤...
整個家庭就因此破碎。
片中看似普通,卻又荒謬的問訊方式,實在難以理解。尤其是警方詢問關於他們吃的早餐內容是什麼?
在主角和許多通電話聊天過程中,可以猜測他可能也是個有外遇的丈夫,雖然在一開始,在太太不斷響起卻未接的電話中,主角曾經憤怒的回撥給那位‘騷擾’他太太的人,並恐嚇他,但是在這部片並沒有太多著墨他們是否都外遇。
其實主角是一個很疼愛小孩的,他一直不死心,一直努力在找孩子,每天去那個公園守候,看看有沒有奇蹟出現。他貼尋人啟事,也詢問相關可以的人物-賣汽球的先生,雖然一無所獲。(原本還以為主角會揍那個賣汽球的:))他搜集各個曾經拍照的家長的照片。發現一個禿頭的中年男子很可疑,就在公園守候,但第一次他跟蹤對方卻跟丟了。(後來這段,路人應該會猜測主角才是可疑的人吧!;) 超級鬼鬼祟祟的跟蹤嫌疑犯,甚至還從垃圾桶撿起嫌疑犯丟棄的垃圾。)終於,主角回撥電話給太太,太太卻怪罪先生曾經斥責那個失蹤的女兒,男主角也終於哭出來。最後,他發現嫌犯的住所。他跑去警察局希望警察詢問嫌疑犯。但是警察告訴他沒確實證據不能隨便指控人。(蠻合理的!要不然我們平時常常因為出現在某一個地方太頻繁,而被懷疑,那麼有多麼恐怖?)在主角的據理力爭下,警察不情願地答應他的要求。
在主角買了一隻狗,為挽回家庭的詭異氣氛,等他的太太回家的同時,他的太太再也忍不住,因為情緒的失控,找理由發洩,用“盤子和盤子、杯子和杯子不放在一起”的碎唸,摔破許多杯盤,發洩心中所有的不滿。後來兩個人在陽台和平的談天說地,甚至提起繳清舞蹈班的學費,可以看出主角的妻子仍然抱持著一點希望。
太太還是帶走唯一的兒子,一起住到太太的父母家。
最後主角豁出去了,剃光頭、拿鐵鎚去找嫌犯,殺了他,在看到尋人海報後,失心瘋的敲爛所有傢俱和牆壁,為了是找出他的女兒。最後在一陣敲門聲,主角痛哭失聲跪倒在地上,電影就在這裡結束。
片中很多幕,似乎是手持拍攝,有種搖晃的感覺,又或許是導演故意要保留的效果吧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[後記]
原來羅馬尼亞文,跟俄文、法文、西班牙文,這麼像。
片中聽到的單字,確認後的有:
Acasă(Romanian) home (音:卡撒)
casa(Spanish) home (音:卡撒)
suc(Romanian) juice (音:素客)
sok(Polish) juice (音:嗽課)
cok(Russian) juice(音:嗽課)
triste(French, Spanish) sad (音:ㄊ里斯特)
trist(Romanian) sad(音:ㄊ里斯特)
da(Romanian)yes(音:大)
да(Russian)yes(音:大)
De ce(Romanian) why(音:ㄉㄟ、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