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片來源:https://m.facebook.com/story.php?story_fbid=1300421856775772&id=108401829311120&sfnsn=mo
一個特別的活動。
兩位特別的講員。
一個Q Lam作家,一個是在赫斯特集團服務的楊欣怡。
原以為是一個分享如何剪輯、如何編排故事的講座。但其實,是一個非常符合主題“不能「媒」有你” 的分享和丟出問題反覆讓人思考的演講方式。
Q Lam 一個說著標準國語的香港人。一個40歲,有個2歲孩子的媽媽。但是曾經被診斷為不易受孕的女人。以一個聚會四年,受洗一年被上帝改變生活和生命的見證。以一個曾經被自己的父親說了,人老珠黃的32歲,沒錢,沒車,沒房的話語打擊,但是卻站起來,成為一個小時候就拿過作文獎項、卻不認為自己能夠出書的作家。短短的一個小時,卻是三十年的生命歷程故事。「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,不如我們的意,是正常的。」為什麼要悲傷?即使頭髮掉下來,也不是我們所希望的。等公車,公車也不見得如我們預期的到來。以這樣內容,讓我們知道我們常常害怕失敗,害怕選擇。當我們以為我們交給上帝,是否也隱藏著一個害怕失敗、如果失敗就是上帝的錯,這種思想的問題讓聆聽者也深度的思考。最後以著不能沒有你的主題為結尾。「我們都想要改變世界,但是這個世界不能沒有你,上帝要改變的是你我的生命。」
楊欣怡,曾於天下雜誌任職六年。在一個從B.B call 的年代,進入到現今一個數位化社群性的媒體時代。一個連小女兒可能不知道何謂報紙的新時代。一個從過去讀者單單接收資訊,媒體必須堅持著嚴謹態度,而送審許多資料,有著極大公信力和影響力的年代。到現今,每個人都成為媒體的一份子,我們可能只是為了賺錢、賺粉絲、賺名氣、賺眼淚,我們就我們所經驗、所看見、所喜歡的,來發展我們的媒體影響力。歐普拉,在Twitter發表自己受性侵,引起幾十萬人在短短一天內,以標籤 #me too ,有著廣大的迴響和正面影響力。85多個國家處置了相關的事件加害人,雖然亞洲國家並未太多的處置。然而現今YouTubers在許多粉絲裡,也有著極大的影響力,不論是好、是壞的影響力。最後講員以極大的呼籲表示,每個人都不應該放棄對各類議題思考,用文字表達出自己的正面影響力。我們應該一個月至少閱讀一本書,訓練我們的思考邏輯和組織能力。多認識不同的朋友,打開不同眼界的世界,保持求知的活潑態度。加強語言能力,讓我們能夠理解不同語言所傳遞的資訊。
Q Lam 的書
https://search.books.com.tw/search/query/key/Q+LAM/adv_author/1/
赫斯特媒體公司
http://www.hearst.com.tw/?page=about_hearst_taiwan